一、推廣:a)、珍惜資金,遠離平媒。以前曾在發行量最大的IT報紙,發行50萬+,整版廣告成本至少5萬,最多每天500IP,包括抽獎廣告也這樣。以前IDG投資的163888,后來分貝曾與北京的一家報紙交換廣告,每天的IP不超過10個。PPG就死于平媒。
b)、珍惜資金,遠離門戶。推廣合訂本,在新浪首頁左側文字連接,每天費用當時4000,IP只有400,單IP成本在10元,昂貴的廣告。目前看見瑪薩瑪索在新浪投放硬廣告,如果一個IP10元,轉化率千分之3,他會虧死,還好有VC的錢可以砸。
c)、網址站的推廣成本在增加。同樣的網址站位置,如果是新浪、京東,他的點擊率會高,假如你的品牌沒起來,網站點擊率會低。在你網站品牌還沒起來的時候,網址站,尤其是二線網址站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二.小米加步槍的時代已過去,目前是資源、資金、人才、速度的競爭,現在草根做電商想做大很難,二把菜刀鬧革命的時代已結束。
三.電商有巨大的難度:a)、流量是需要巨大的成本,目前競爭激烈,電子商務的成本在墊高。
b)、傳統行業的人進入電子商務的試錯成本與代價非常大。
四、電子商務中轉化率也是重要的指標。
轉化率需要:a)、品牌,也是是用戶的信任度
b)、性價比的產品也是王道,如果熱銷的IPAD 500元,會把網站擠爆,甭管購物車怎么復雜,都會被用戶搞定。但如果沒有品牌,用戶怕會上當受騙,哪怕是送ipad,用戶也會覺得在騙他。
c)、用戶體驗:流程越復雜,在每一個步驟都會有個損失率。因此流程可以分為注冊購買與非注冊購買二個通道。實現用戶目的的流程就應該像女孩的裙子,越短越好!對用戶來說,越簡單越好,the simple,the best。最近為買一個小音箱,在卓越下單,居然非常復雜,我還算個互聯網人士,搞了半天才搞定,這個用戶體驗太差了,難怪老美的互聯網公司在中國永遠打不過土狼。
五、沒有必殺技與捷徑:樂淘轉產品線、試錯時已花120萬美元,麥包包試錯花了幾百萬。電子商務需要資金大,燒錢盡量節約,品牌的建立太需要資金,有品牌后,通過回頭率、搜索,轉化率才會高,商品的帳期也是需要注意的環節。
六、網站的首屏很重要:首頁首屏的信息對流量的轉化率有重要的作用。當精確營銷的用戶來到網站時,一定要假定用戶大多是很懶的,他們一般不會去拉鼠標到下一屏或者按PAGEDOWN到下一屏,首頁的首屏如果抓不住用戶,流失率會大大增加,轉化率肯定受很大的影響。
總結:電子商務是未來,是長線,亞馬遜戰略虧損七年,京東、當當都走了許多年,布局決定結局,要有足夠的資金、資源、優秀的團隊,電子商務后天很美好,許多人死在了明天的晚上,這個行業,剩者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