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企業實施網絡營銷的方式不外乎是建網站、發布網絡廣告、投放關鍵詞競價、建設社區等等,問題是這些活動都是割裂開來的獨立活動,缺乏整體策劃,缺乏整合,甚至企業實施這些活動的負責部門都不一樣,這樣想期待好的結果自然是空想。如何提高網絡營銷中網絡廣告的效果?就說網絡廣告這種方式,讓我們來看看可能有多少問題:
1. 企業的網絡廣告發布,尤其是品牌企業大多是依賴于廣告公司,因為只有大的廣告公司才有可能拿到優惠的廣告折扣,可是廣告公司未必是對網絡營銷整個流程最熟悉的一方,于是再有網絡服務商參與,最終的網絡服務商不能接觸直接客戶,中介的廣告公司于是成為流程中的斷點。這導致最大的一個弊病就是數據監測的不統一,各自有各自的定義,結果剩下的就只有瀏覽量這種可以作為政績指標而沒有實質營銷意義的數字。
2. 網絡廣告和landing page的制作,同樣存在問題,企業客戶考慮的是自己的形象而不是和它的最終用戶建立關系,所以一味追求視覺的美感和酷感,忽略了和用戶的溝通,信息的傳遞。看看今天企業的網站是不是都是把平面的文稿copy到網上就算數?中國可能有世界上最多的漂亮卻無用的企業網站,看看設計師們的酷站收藏,就知道這是這些網站不多的正面價值。
3. 還有項目實施中客戶和服務商的關系問題,有很多客戶是帶著自己的方案和想法來找制作團隊的,如果客戶認為自己比服務商在網絡營銷上更加專業,那只說證明客戶的過度自負和網絡服務行業的悲哀。
4. 有多少企業在門戶網站花費巨資發布了廣告,可是廣告的LandingPage卻連一個Call to Action的按鈕都沒有;你如何期待瀏覽者轉化成為用戶?發廣告單張的人至少還對路人說一句“來吧”。我曾經系統的觀察新浪首頁的廣告發布以及其 landing page的設計, 還有幾篇案例分析(歐萊雅、農夫山泉) 記錄了我的觀察。這是非常不幸的事情,企業花了錢,卻不知道錯在哪里?
5. 再說監測問題,這甚至涉及到企業誠信,國內的門戶都有廣告宣傳的數據,例如首頁的展示數;然后第三方包括DoubleClick、好耶這樣的企業提供廣告有效性的數據;可是如果企業自己有網站,并實施監測的話,這三個數據放在一起,任何一個專業人士都難于解釋其間的差異,這三個數據通常是門戶報告 >> 第三方報告 > 企業自測,按照這樣的順序排列, 這其中數據的絕對差異,因為監測的方法不同而導致,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差異是數量級上的差別,就很難理解了,還不要說門戶至今還死守著Total Impression這樣的落伍概念。
這些問題的解決,其實有賴于企業本身對網絡營銷的真正重視,愿意傾聽專業的建議;也有賴于服務于這個行業的服務商們對網絡營銷有正確理解,并愿意提供專業的服務,同時恪守職業道德。